關於燕窩環保議題

【吃燕窩會不會破壞生態】

現代採摘燕窩的方式和遠古時代不同,並不會破壞生態喔!燕窩主要是指金絲燕的燕巢,金絲燕是棲息在東南亞熱帶島嶼的小型鳥類,金絲燕平均需花約35天時間,在岩石上織構一個杯狀的燕巢,而燕窩是用金絲燕分泌出凝膠狀的唾液所交織而成,目前燕窩的出產國,對於燕窩的採摘有嚴格的管制,需要等待金絲燕成鳥離巢後,才會摘採金絲燕不再使用的燕巢,只要採摘得宜,對生態反而是有益處的!

  現今社會中大多以「燕屋」人工打造出最適合燕子居住的環境,吸引野生金絲燕到此世代居住、繁衍,燕屋需要提供金絲燕優良且安全的環境築巢、下蛋,且幫助金絲燕避免天敵的侵擾。

  燕窩的來源—金絲燕,它們的窩和普通燕子的巢不同,是屬於產卵的階段性工具,等小燕子孵出飛走後,金絲燕就會棄巢離開,而遺留下的燕窩對於金絲燕而言已經是廢棄物,不會再回去居住。之後若要下蛋則會重新築巢,不會使用舊的燕窩。(金絲燕一般的壽命是10-15年,每年可以築巢三次。)

  潤燕窩在馬來西亞及印尼當地所設立的燕屋,取燕窩的時候,一定都會確定燕窩裡面沒有小燕子後才會取下,不會傷害幼燕,如果不小心傷害幼燕,也可能會引發金絲燕的恐慌而造成金絲燕不敢來燕屋築巢,因此,燕農必須更用心照顧提供舒適的環境,讓越來越多的金絲燕願意來築巢、生生不息。以採收上而言,燕屋採摘方式較容易,採摘工人都能安全的環境下作業。

【血燕為什麼是紅色呢】

 許多人以為血燕(血燕盞/燕窩)是金絲燕的血,其實並不是。
  血燕盞會呈現紅色,主要是因為金絲燕所採集的食物含礦物質和鐵質,當血燕剛築成時,呈微黃或淡灰色,如燕窩是築在天然洞穴中,經由一段時間的氧化後,燕窩中的礦物質,其顏色會慢慢由黃轉紅,需注意的是,這些經過長時間天然氧化的燕窩,產出時無法進行人為檢測,可能含有部分有害物質在燕窩中。

  另一個說法是,血燕通常出現在岩壁或角落是因為燕子糞便產生的沼氣薰蒸而成,由於有些野生洞燕的環境無法像一般屋燕有燕農定期做清潔,所以大量的沼氣堆積在不通風的角落就容易形成紅色的燕窩,這就可以解釋為何有些屋燕偶爾在角落也會產出血燕這一說了。
  但不管是天然的血燕或是化學的血燕最好都不要食用,因為血燕的亞硝酸鹽是正常燕窩的250倍,長期食用可能造成身體健康上的各種負擔。

【洞燕跟屋燕差別是什麼】

  金絲燕無法以人工的方式飼養,因此所有的燕窩都是野生的金絲燕築成,而因燕窩的生產地點、採收方式的不同,又分稱為屋燕及洞燕

1.屋燕

  燕屋外觀跟一般房屋並沒有兩樣,內部是模擬洞穴裡潮濕陰暗的環境,設立許多進出口與通風口,讓金絲燕方便從這些洞口進出燕屋與保持室內通風,甚至會模擬大自然與金絲燕的聲音,吸引金絲燕前來築巢、繁衍。

  由於金絲燕是近親繁殖,所以只要環境一不好或是燕巢跟幼燕不見的消息,在金絲燕的族群中大量傳開,然後燕群就會集體離開不再回來,所以燕屋都是需要非常小心的打理,讓金絲燕可以安心居住。

  因為金絲燕是在屋內築,採收時容易判斷鳥巢內的情況,確定沒有鳥蛋,或金絲燕已經孵化成鳥後離開家, 才會進行燕窩採集。

2.洞燕

  洞燕是指金絲燕在石壁或岩洞所築的巢穴,燕窩雜質會比屋燕來的多,主要產地在越南及泰國,產量在現代社會中已經約來越稀少,洞燕在採集的過程中,因為燕窩築巢在山洞高處,很難判斷燕巢中是否有燕子未孵化的蛋,有可能造成破壞鳥蛋的情況,所以會有不人道且不環保的疑慮。

  現今社會中,幾乎已經不存在洞燕這種生產方式了,屋燕不但可以大量生產燕窩,也可以培養同一批金絲燕年年來築巢,不但有利於燕窩工廠運作,對於燕窩產業也相對的環保、永續。